点击上方DIA发布关注我们

撰稿人:苏欣莹

参访者:

苏欣莹  医学博

辉瑞中国研发 转化医学和伴随诊断负责人

DIA中国转化医学社区负责人

受访者:

Andrew Wang  医学博士

德州大学西南分校医学中心教授

 

 

 

1

 

背景介绍及入行契机

苏欣莹: 非常荣幸在DIA中国年会结识您,十分仰慕您耀眼的学习、工作经历和取得的成就,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是什么契机让您坚定了研究方向?相信会对医药界的年轻人职业规划非常有帮助。

Andrew:  我是一名医学科学家, 也是一名接受过系统训练的放射肿瘤科医生。我的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工程科学在癌症和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我在哈佛医学院接受的医学培训,后来又在哈佛接受了放射肿瘤学的临床培训。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得了第一份教职工作后在那里工作了12年。两年前,我加入了位于达拉斯的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我有幸与复星医药共同创立了一家公司,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分享我们的一些工作和经验。

我当年参与的哈佛医学院的医学培训项目非常独特,它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联合项目HST,即健康、科学和技术。这个培训项目每年招30个学生,目标是培养工程师和科学家,并尝试解决医学领域的重大问题。这个项目让我有机会沉浸在尖端科学和研究中, 所以学术研究成了我学业的重要部分。同时这个项目也很重视临床转化,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在临床培训期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伯特·兰格教授的实验室进行了博士后研究。兰格教授被誉为医学界的爱迪生,他有很多发明,包括药物以及医学技术。他也是莫德纳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并且开发了莫德纳mRNA疫苗技术。当时我在实验室时, 他们的独立的研究小组就已经在开发疫苗技术了。实验室的宝贵经验不只局限于研究方面,我还学会了如何思考医学问题,然后尝试研究出可以用于临床的解决方案。我见证了兰格教授如何开始创业,如何作为技术股东与他人合作,如何将产品推向市场。这是一段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所以当我开始自己研究工作时,我认为十分必要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式。我每周都会见到那些患者,我非常想要带给他们新的疗法 、新的希望,这成为我研究的一个初衷。所以我们在医学研究时投入了许多精力来开发新的疗法,并且找到合作伙伴让这些疗法进入下一个开发阶段,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2

 

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应用的关键成功因素

苏欣莹:您认为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新型治疗手段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成功因素是什么?

Andrew: 根据我的经验,有两点格外重要。第一点也是业内的老生常谈, 但的确是真理 那就是人。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可以与你同舟共济的合作伙伴。这一路走来非常不易,过程中充满挑战,需要相互信任,需要共同努力并且理解对方。我作为技术股东只了解医疗技术,其他方面需要依靠一位合适的企业家, 他得了解怎么将科学带入商业的大门、怎么管理员工 、怎么筹集资金,这些都是学问。因此负责的合作伙伴和合作团队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二点关于科学及技术股东。学术界有很多有价值的研究,但大多数在临床上效用有限甚至无法用于临床,所以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明白你想要解决什么临床问题,在医学研究领域人们热衷于解决大问题,但是实际上一切伟大的创新都需要最开始的一小步, 最开始的一次成功才能奠定基础, 找到这关键的一步很重要。  幸运的是我有医学专业背景,如果团队中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就需要找人填补这个空缺。要找到这个关键问题不要想得太远,要先找到奠定以后技术和研究方向的第一次成功。但也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模仿别人。要创新,不要随波逐流,这是我的一点感悟。

 

3

 

纳米科技的应用前景及挑战

苏欣莹: 请您介绍一下您专注的纳米科技(nano particle)领域,及其临床应用目标和目前面临着什么挑战。

Andrew: 纳米医疗技术已经存在二三十年了,我认为它是一个很棒的工具。能让我们实现一些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它早期的成功案例是药物递送,如递送化疗药物,但是递送效率仅提高一点点。最近的一大飞跃是其在mRNA疫苗中的应用。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认为纳米科技领域还有很多尚未被重视的潜力。

早期的成功经验限制了我们的思维,过去大家都在尝试利用纳米科技增强现有药物的递送,但很多人尚未意识到它对递送临床未获批药物的潜力。人们对DNA修复抑制剂药物的研究已经进入临床阶段多年,但众所周知它们毒性很高,所以需要一个药物递送平台。还有目前众多公司都在研究的抗体药物偶联物,也同样需要一个有效的递送平台,我认为纳米科技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这只是一些例子,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应用。例如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主要关注是纳米结构的独特属性,它们有更强的抗原性, 可用于疫苗递送。它们在体内独特的分布也可以被利用起来。再比如核酸 ,小核酸这类药物都需要纳米药物递送策略,因此纳米技术就是它们天然的伙伴。还有基因治疗和CRISPR技术都需要纳米技术的参与。我认为重点是找到那些能帮助我们实现不可能的工具,然后充分研究利用它。

但另一方面,我们面临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就是目前的平台尤其是递送核酸的平台组织分布非常单一,它们会进入肝脏但是很难引导去别的地方。有一些技术表明可以将它们送往其他的器官,但运作起来并不灵活。我认为这是个技术鸿沟, 业界也在研究这个问题。如果可以攻破这一难题,纳米技术的未来将无比光明。如果能精确到某一个具体器官 就可以做各种有价值的研究了。例如将mRNA递送至某一器官而非使用危险性高的基因治疗。mRNA不会引发癌症,还能置换蛋白以及完成必要的任务。

苏欣莹: 纳米技术对未来的医药研究是一个强有力工具。您认为它在肿瘤治疗方面更有优势还是也能帮助非肿瘤治疗邻域的发展?

Andrew: 它在癌症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我认为这个工具在其他方面有更广泛的潜能, 纳米技术在癌症以外的其他方面的用处不可小觑。我们团队已经在研究癌症以外的应用了,比如我们已经成功应用纳米医学减轻了手术并发症。最近还将纳米科技和化学相结合,我们还在临床前以及自体免疫疾病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4

 

给国内学术界有志将科研成果转化的专家们的一些建议

苏欣莹: 中国有很多基础研究工作者希望将自己的研究从理论层面转化到临床应用。您有些什么建议给到他们?

Andrew: 第一个建议是敢于尝试。这个转化的过程非常振奋人心,虽然看起来很难但也许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可怕。医学比大众认为得更讲逻辑。问题已经很明确了,我们只需要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医学研究需要谨慎细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建议是不要把思想局限于只能用A答案来解决B问题,而要开阔视野, 找到可能的问题, 并在可用的工具中找到最适合的搭配。第二个建议是要不断创新。疫情带给我们的一个启发就是生物技术以及生物工程可以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部分,并持续促进传统医学。我们也迎来了生物工程和纳米医疗的时代,我们应创造各种工具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受访者简介

 

Andrew Wang 医学博士

德州大学西南分校医学中心教授

Andrew博士获得哈佛医学院 (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Harvard- mit健康科学与技术(HST)项目医学学位。随后,他在哈佛大学放射肿瘤学项目中完成了放射肿瘤学的临床培训。在实习期间,他还在麻省理工学院Robert Langer博士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在住院医师实习期结束后,Andrew博士于2009年加入北卡罗来纳大学放射肿瘤系担任助理教授,并在那里晋升为终身教授,并于2021年8月加入悉尼大学,研究项目主要集中在生物医学工程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他的团队旨在开发新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改善癌症治疗。Andrew博士获得了38项专利/专利申请和三家生物技术创业公司。他的作品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Advanced Materials, Nature Biotechnology等高影响力期刊上。由于他的研究成就,Andrew博士被选为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研究所(AIMBE)研究员学院和美国临床研究学会(ASCI)的成员。

 

 
 
 

关于DIA

DIA是一个全球化、跨学科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在中立的环境中,融合医药研发领域全行业的意见领袖,探讨当前研发的技术问题,提升专业能力,以及催化行业共识,在全球医药研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DIA发布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即可关注

我们努力为你提供有内容的内容。

 

关于DIA

2023 DIA | 对话Andrew Wang教授